同学们进入初三之后,就要准备中考了,中考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你能进入什么样的高中?认识什么样的老师?结实什么样的同学?如何学好初中语文呢?分之道老师为你整理了备战2020中考:八上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考点荟萃,还有语文七上第一单元《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古代诗歌四首》知识点考点总结荟萃,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备战2020中考:八上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考点荟萃
第一单元
第1课《消息二则》
1.文学常识
《新闻两则》作者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文学家,书法家,新中国的缔造者。代表作品:《沁园春雪》《长征》《论持久战》等。
2.文章思想内容
《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作者用富有感情的笔调,简明扼要地报道了渡江战斗的过程,赞扬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精神,也从侧面反映出国民党军队军心涣散、毫无斗志的状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新闻报道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横渡长江的战况,歌颂了我军英勇善战的精神,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雄气概,给全国人民和全军将士以极大的鼓舞,对瓦解敌军斗志、鼓舞我军士气起了很大的作用。
3.重点字词
芜(wú)湖击溃(kuì)
督(dū)战绥靖(suí jìng)
阻遏(è)荻(dí)港
摧枯拉朽(xiǔ)歼(jiān)灭
要塞(sài)杜聿(yù)明
锐不可当(dāng)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1.文学常识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
消息
是用概括的叙述方式,比较简明扼要的文字,迅速及时地报道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一种文体。一般来说,消息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五部分构成。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是路透社的一篇新闻,它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获得者和原因,并补充说明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和评议情况,是一篇典型的新闻报道。
3.重点字词
颁(bān)发仲裁(zhòng cái)
遗嘱(zhǔ)巨额(é)
第3课《“飞天”凌空》
1.文学常识
新闻特写
是指采用类似于特写的手法,以形象化的描写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截取新闻事件中最具有价值、最生动感人、最富有特征的片段和部分予以放大,从而鲜明地再现典型人物、事件、场景的一种新闻体裁。它通过一个片段、一个场面、一个镜头,对事件或人物做出形象化的报道。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采用特写的形式叙述了吕伟跳水的过程以及产生的反响,再现了“5136”这一跳水动作的优美,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表达了对运动员的赞美之情和身为中国人的骄傲之感。
3.重点字词
凌(líng)空翘(qiáo)首
轻盈(yíng)由衷(zhōng)
悄(qiǎo)然
屏(bǐng)息敛声
眼花缭(liáo)乱
震(zhèn)耳欲聋
第4课《一着惊海天》
1.文学常识
通讯
是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通讯的特点:严格的真实性;报道的客观性;较弱的时间性;描写的形象性;议论色彩较浓。
通讯的分类:它包括人物通讯和事件通讯两类,特写也是通讯的一种。
2.文章思想内容
本文抓住歼-15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这一最具历史意义的时刻,采用现场特写的写法,生动地再现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流露出作者强烈的自豪之感。
3.重点字词
凛冽(lǐn liè) 默契(qì)
殚(dān)精竭(jié)虑
镌(juān)刻 桅(wéi)杆
娴(xián)熟
语文七上第一单元《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古代诗歌四首》知识点考点总结荟萃
1.《春》 朱自清
一、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二、词语解释
①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②朗润:明朗润泽
③赶趟儿:原意指赶得上,这里的意思是各种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④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混合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⑤婉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
⑥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⑦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意思是,春天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情及早安排好
⑧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三、文本研读
1、第一部分(1)盼春(反复和拟人的修辞)
第二部分(2-7) 绘春(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第三部分(8-10)赞春(三个比喻)
2、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用了什么修辞?
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奠定了全文清新活泼的感情基调。运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表现了对春天到来的急切盼望和喜悦之情。
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偷偷地”“钻”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的惊喜之感。这样写是无意识、无感情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感情。
4、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六个动词的连用,表现了人们在草地上的活动和感受,侧面写出了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5、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拟人。写出了春花争春比美、竟相开放、互不相让的动态。
6、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比喻、排比。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景象。
7、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甜”从味觉上写出了花的香味儿。想象,由实写到虚写,由眼前的春花想到秋实。
8、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这一句从侧面衬托出春花的竟相开放,万紫千红,香味浓郁。其中,一个“闹”字不仅写出了声音,也写出了情态,可以使人联想起蜜蜂嘤嘤嗡嗡,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忙碌着采蜜的情景。渲染百花争春的气氛,给人们呈现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画面。
9、‘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引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春风和煦的特点。“抚摸”一词巧妙地表达了春风的温暖和柔情。这是从触觉的角度写春风的柔和。
10、“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比喻、拟人,写出春雨的细、密、多的特点。“斜织”“薄烟”形象的写出了轻盈、迷蒙的特点。渲染了春雨的轻柔、湿润。
11、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写出雨中植物新而亮的特点,“逼你的眼”突出草之青,激发读者的想象。
12、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这三句将视线由植物转到人,从白天写到傍晚。动静结合,有动景,有静景。“静默”一词最妙,运用拟人修辞,烘托出春雨中安静和平的气氛,营造了一种妙不可言的意境。
13、“一年之计在于春”
这句俗语激励人们抓紧大好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
四、文章中心思想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五、作品简介
《春》大致写于1928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绪,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末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六、写春名句: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孟浩然: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济南的冬天》 老舍
一、作者简介
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二、词语解释
①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②温晴:温暖晴朗
③着落: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④空灵:灵活而不可捉摸
⑤秀气:清秀。这里形容小山秀美小巧
⑥澄清:这里指水清澈见底
⑦贮蓄:存放,储藏
三、文本研读
1、济南的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从文中找词语回答)
温晴(通过对比突出济南的冬天的特点)
2、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文章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
3、文章是怎样描写山的?
①阳光朗照下的山——可爱
②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
③城外的远山——淡雅
4、文章是怎样描写水的?
①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 ——暖
②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绿
③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清
5、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运用一连串相关的拟人手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生动地表现了济南“暖和安适”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6、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卧”字来写村庄,写雪,写它们的状况、情态,作者赋予了它们生命和感情,它们都“安适地睡着”,尽情享受这“温晴”的天赐,写得活灵活现。这“卧”字,正好与第二段中的“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相呼应,用拟人的手法写活了济南。7、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不忍得”将水人格化,使水富有了灵气,突出水的“绿”’“绿的精神”之珍贵、可爱、美丽,“况且…还”相配合,进一步突出了水“不忍冻上”的原因。体现了作者的喜爱与赞美之情。